電的旅程 ( 309 )

        「讀後感」

        電的旅程一書是我弟弟退休以後寫成的,在台灣出版,並榮獲2012年度最佳科學普及讀物獎,2013年該書在中國大陸出版,最近英文版也要上市了,此處借我Blog小小一角的地方,祝賀他的成功。不要說對年青人認識科學和電的知識有重要幫助,就是我這樣的關於工程的門外漢,通讀此書也覺得受益匪淺。

        原始時代,人們從天上的雷電,認識到「電」的存在,但對於相關原理一無所知,心存驚畏而已。又從「靜電」及「磁石」的現象,對電及磁的現象充滿好奇,對電及磁的細究成了探索自然的重要一部份。

        真正的突破來自法拉第,他發明了第一台人造的電池,提供了穩定的電流的裝置,並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驗。他揭示了很多電及磁的基本物理現象,但他自己未能揭開基本原理的奧秘。直到麥克斯維爾發表了他的電磁理論,並用數學方程式表達了電、磁及電磁震動的內在規律,麥克斯維爾對電磁理論的貢獻,可以媲美牛頓對力學與加速度的研究。在法拉第及麥克斯維爾之後,電磁科技這座大廈打穩了基礎,從此實用的發明大量湧現,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存的環境,天然的化石能量轉化成電能,一瞬間可以傳送到千里之外,照亮黑夜 (電燈),驅動機器 (馬達),遠程通訊 (電報,電話),直到今天的全球定位,智能手機。

        這個過程不僅有賴於發明家,也有賴於成功的企業管理人員。

       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,技術進步不止在電磁科學方面,在化學化工 (塑膠,各種合成材料),在基本材料 (各類金屬,合金),能源,在一切領域都突飛猛進,可以用來構建新發明的基本理論,基本材料都更完備,加上電腦的輔助,要發明一樣新產品可以說越來越容易,現在最缺的可能是新的構思,可以預見應用技術的革新跟新產品的湧現將如雨後春筍,就等著聰明及肯努力的年青人來開發了。

2 responses to “電的旅程 ( 309 )

  1. 多謝張老師的轉載。 我在這行業的時間也不短,有時也是一知半解。 張老師的轉載使我明白前人何以作出一些不明所以的設計。

  2. 人類對《電》及《磁場》的認識和應用,確實是大大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發展。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,方便。近年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尤其是手機技術的不斷創新,其步伐可以說讓人目瞪口呆。人們手持一部手機,就可即時收發信息,照片,影片和各種資訊。所以,現時的巴士,地鐵,甚至走路,都看到人人低頭看著手機。這已經不是孩子沉迷玩樂了,而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    而隨著驚人的發展,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空前的。各類資訊太快了,也令到人們不知所措,有時會作出過激的反應。目前全球氣候的反常,人們的瘋狂非理性,想起傳說中的世界末日,有時我會對這飛速的發展感到害怕,人類太聰明了,會不會自掘墳墓呢?呵呵,可能是我杞人憂天吧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