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的旅程 ( 306 )
「結語 ( 15 )」……續上
技術攻關的另一個比喻,可用摧毀一座堅固巨大的水壩來形容。開始時無法突破。在1939年蕭克萊第一次用氧化亞銅做場效電晶體時,實驗徹底失敗,下一步該如何走,根本毫無頭緒。當時無論在理論、材料或工藝上,根本不具備所需要的各種知識,技術問題就像大水壩一樣,無法撼動。
但在以後十年中,隨著知識及工藝一點一滴的累積,開始有了頭緒。新的知識慢慢侵蝕著水壩的結構。巴丁和布拉頓的示範,使得水壩開始漏水;接面電晶體及半導體元件理論的發展,使巨壩出現裂痕;積體電路問世時,整座大壩崩潰了。水庫中的積水排山倒海般的傾洩出來,這就是五十年來摩爾定律的情境了。可幸我們大家都是這大壩潰堤的受益者。…… 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