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里奚的故事 ( 21 )
孟明兵敗回國,自以為必死無疑,但秦穆公將失敗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,一點沒有責備三帥的意思,依舊委派國政,一如平常,其時蹇叔及百里奚都已去世,穆公心中難受,都安排了隆重的喪禮。
孟明視心中愈覺愧疚,愈加勤奮於國事,並將私人家財全都捐出來,撫恤崤山死難的秦軍家屬,每天操練兵馬,教導士卒忠義,矢志復仇。
第二年晉軍又入侵秦國,孟明採取固守戰略,不出戰,讓晉軍耀武揚威而去。秦國的朝庭中有不少聲音,認為孟明視被晉軍大敗後膽怯,不能戰,但穆公信任他,對眾大臣說:「孟明一定能對晉報仇的,祇是時間未到也。」
再過了一年,是崤山大敗以後四年,孟明視見軍隊補充已足,訓練已精,親自在朝堂上請穆公准許出兵攻晉。孟明發誓:「這次若不能雪恥,誓不生還!」
穆公為壯出軍軍心,親自隨軍督戰,並且說:「如果此次再敗,我也無顏面再返國!」
於是擇了吉日,五百乘戰車浩浩蕩蕩出兵,凡是隨軍將士,都厚賞其家,三軍踴躍,士氣高漲。兵由蒲津關出,渡黃河,渡過了河孟明下令將渡船都燒了,穆公覺得奇怪,問道:「元帥下令焚舟,是什麼意思?」孟明說:「秦軍已經屢敗,士氣受挫,將渡船燒了,表示有進無退的決心,如果得勝,則何需擔心渡河的問題?」
孟明視自己擔任先鋒,長驅直入,勢不可擋,很快攻下了王官城,消息報到晉的城都絳州,晉襄公招集眾大臣商議出兵拒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