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與中國文化 ( 4 )

        魯國文化的昌盛及衰敗。( 1 )

        孔子所在的魯國 (今天山東省西南部),有著另一種光榮和沒落。

        周武王分封天下時將功勞最大的太公望及周公旦封到了齊跟魯。周公旦是武王的胞弟,在武王去世後長期在周擔任輔政,周王朝的禮儀、音樂、典章制度 (即廣義上的律法),都是由他制定的。周公的封地魯,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做國君,伯禽帶來了其它諸侯不能得到的天子專用的禮樂、器物、典冊,他還帶來了太史,大卜等管理文化事務的官吏,在伯禽的管理下,魯國有著當時最先進的文化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要理解,殷周和春秋早期,是人類文明的啟蒙時代,當時我們的祖先已有了禮 (人際關係的規範),樂及典籍 (法律) 是非常偉大的,當時世界上大部份地方仍是一片蠻荒。

        孔子8歲那一年,吳國公子季札到了魯國,他欣賞了「周南」「召南」兩部樂曲,評論道:「真好啊!反映出周代建國的基礎已有了,表現出勤勞但沒有怨意。」以後他又欣賞到宮庭音樂「小雅」和「大雅」,最令他陶醉的是相傳為舜時代的樂曲「韶」,可惜這些樂曲現在祇剩下名字讓我們後人知道它們曾經存在,真正的樂譜已經失傳,孔子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禮樂之邦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